湖北能源: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-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

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首页> 新闻聚焦> 详情
湖北能源: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
2025年09月08日 来源:农家书屋杂志 | 作者:杨泽文

     9月4日,从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“决胜收官‘十四五’谋篇布局‘十五五’”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——能源保障篇获悉,“十四五”以来,湖北能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做出保障,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。

  能源供应保障底盘更稳。全省发电装机规模攀升至1.33亿千瓦,“十四五”以来年均增长超过1000万千瓦,接近“十三五”时期的3倍,相当于再造了2个三峡电站。全社会用电量、最大用电负荷均为2020年的1.5倍左右,相当于增加了1个武汉市的用电体量,能源供应量足价稳,6100万湖北人民美好生活用能得到有效保障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湖北新增油气长输管道1180公里、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.9万公里,充电桩数量翻了两番,快充覆盖7252个行政村,构建起“城区3公里、镇村6公里”充电服务圈,能源普遍服务全域延伸。

  能源清洁转型成色更优。湖北规划布局10个风光火储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,提前两年实现“十四五”新能源装机目标,新能源超越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,形成水、火、新能源“三足鼎立”多元支撑格局。可再生能源装机居中部第一,占比提升至70.2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.4个百分点。全省每年一半以上的发电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,一半以上的新增用电量由新能源提供。传统能源高效利用。农村能源革命打造出天门、巴东等一批样板工程,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。“十四五”前四年,全省煤炭消费比重逐步降至50%以下,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0%以上。

  能源产业拓新动能更强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湖北能源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达到23个,居全国前列。5项技术装备入选国家首台(套),压气储能、液流储能、氢燃料电池、氢能船舶等多项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。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。广水建成世界首个县域级“全绿电”新型电力系统,应城压缩空气储能创造单机功率、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,潜江钠离子储能荣获2024年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,荆门投运国内首座大型构网型储能电站,一批“湖北首创”能源工程惊艳全国。产业规模能级持续壮大。新型储能产业成链成势,动力电池建成产能占全国比重超20%,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。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突破发展,汉宜高速建成全国首条规模化运营氢能示范线。全省新型能源产业规模突破两千亿元,多款湖北造新能源产品畅销全球。

  能源改革发展活力更足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湖北电力市场改革领跑全国。电力现货市场华中第一、全国第6个转正式运行,基本建成层次清晰、品类多样、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,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市场格局基本形成,湖北成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排头兵。能源惠民服务可感可及。水电气网报装实现“一事联办”,获得电力“三零”“三省”服务优化提升,煤电、新能源、工商业用户全面入市交易,工商业电价稳中有降,今年以来位居全国第17位、经济大省第8位。风光发电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加快推进,实现碎片式开发向集约高效利用、单一模式向多元融合、单一财源向多方共赢“三个转变”。虚拟电厂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步入快车道,绿电直连、光储充一体化融合实践,全国首创“电—碳—金融”市场协同运行,多元化用能需求得到更好满足。

  能源开放合作空间更广。湖北聚焦提升枢纽功能,深化能源对外开放合作,统筹省内省外资源,积极服务全国保供大局。电网枢纽优势巩固提升。湖北电网成为支撑华中、互济南北、联网全国的“电力立交桥”。油气输送管网互联互通。“五纵四横”油气管输体系加快形成,国家干线管道在鄂里程居中部第一,湖北在全国天然气管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。煤炭储运体系加快完善。浩吉、焦柳、京广、襄渝铁路和长江航运“4 1”煤炭入鄂通道高效畅通,与陕西、山西、内蒙等省区煤炭供应链合作不断深化。江陵港建成华中最大的煤炭储配基地,助力“两湖一江”煤炭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。

  【编辑:周志晟】


网站地图